燕山运动与美洲板块(燕山运动示意图)

2024-09-27 11阅读 0评论

全球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

南美大陆从非洲大陆分离,是全球中新生代发生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事件。西冈瓦纳古陆解体以及非洲板块和南美板块的漂移,裂谷作用发生于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之间,标志是圭亚那盆地和Cacipore-Foz do Amazonas盆地赋存晚三叠世拉斑玄武火山岩、粒玄岩。

自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其中出现了五次影响遍及全球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第一次,在距今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冈瓦纳大陆的裂离与分解、特提斯洋的打开与关闭是喜马拉雅地区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中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它们控制着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地质演化,极大地影响着全球构造机制的评价。特提斯洋的形成和会聚造成了全球古地理环境的巨大变革。

新生代,始于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地球因此获得了水、大气和新的生物物种,生物界经历了大规模的变异和进化。月球的被捕获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如引力场和磁场的调整,地球外球旋转,影响了地极和磁极的移动,生物多样性也显著提升。中生代,起始于地球成为行星的时期,光照、公转和自转的出现带来了昼夜变化。

燕山运动与美洲板块(燕山运动示意图)

地球从白垩记到现在的演变历史

1、寒武纪(Cambr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距今4亿年,延续了4000万年。寒武纪是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出现了丰富多样且比较高级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从而有可能研究当时生物界的状况,并能够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和对比地层,进而研究有机界和无机界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

2、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3、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地球在46亿年前诞生时,与21世纪大不相同。据科学家称,地球是由热的液态物质(主要是岩浆)组成的发光球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温度不断降低,固体核逐渐形成。

4、古生代时期的地层可分成早、晚两期,早古生代分为寒武、奥陶、志留三个纪,从距今大约7亿年到4亿年;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石炭、三叠三个纪,距今4亿年到3亿年。这4亿年时间是最古老生命的时代,地球到这个时期已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变。

5、中生代时期,地球史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折,潘加亚大陆逐步解体,各个陆块渐渐趋向于漂移到现代所处的位置。中生代早期,植物以裸子植物为主,晚期出现了能够真正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在侏罗纪时期成为地球霸主,但在白垩纪突然绝灭。

6、白垩纪(至此为中生代)第三纪 第四纪(至今为新生代)地球是人类的发源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行星。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作自己的母亲。的确,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

板块的运动与造山是怎么发生的?

那么,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山呢?地质学家的地质力学理论认为:造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般情况下有2种挤压力:①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②由于在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

在地球表面山川丘陵几乎无所不在,它们的产生大多都是因为地层互相挤压或者地壳板块活动造成的,也有的是火山喷发后堆积形成的大山。

板块运动产生造山运动,导致大规模的风化侵蚀,风化侵蚀使水、二氧化碳和硅酸盐产生化学反应,二氧化碳被转换成了碳酸盐沉积到了岩石中,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从而消耗了大量二氧化碳 板块运动产生了板块的挤压碰撞,使地表产生褶皱起伏凹凸不平,比平地更易产生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造山运动是指岩层因地壳变动而发褶 皱,在聚合性板块边界附近受挤压隆起 成山脉的作用.冰川作用 (Bingchuanzuoyong) 冰川形成以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统称为冰川作用。

地质学家的地质力学理论认为:造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般情况下有2种挤压力:①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②由于在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

火山的能量来源于自地幔下层或地核的放射形元素的放射性衰变。由于地球内球比重大于液态层和外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内球始终偏向引力的反方向,内球不在地球中心。形成内球对液态层由内向外的挤压力,使岩浆和其他气液态物质由地球内部向外移动或喷发到地表。

简述地壳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动,几乎都分布在板块的分界线附近。 板块学说认为地壳是有生有灭的。由于海底扩张,大洋底部不断更新,大陆则只是随着海底的扩张而移动。

地壳的发展:在元古代,大陆性地壳逐渐由小变大,从薄增厚,火山活动相对减少,岩性也从偏基性向偏酸性转化。下元古界有巨厚的碎屑堆积,大有利于强烈的花岗岩化活动及导致大型侵入体的形成。由于大气中CO2浓度降低和水中Ca、Mg离子增多,开始出现有化学沉积的碳酸盐岩。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地壳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6686体育赛事实时直播平台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