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地壳运动(南美洲地形地貌)

2024-09-14 36阅读 0评论

南美洲南部火地岛西部,海岸线曲折的原因?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部,其西部海岸线的曲折性主要是由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在第四纪时期,该地区频繁受到冰川的覆盖和侵蚀,这导致了山体的下降和地形的改变。随着冰期的结束和海平面的上升,部分低地被淹没,火地岛逐渐脱离了南美大陆,形成了今天的岛屿状态,其海岸线因此变得曲折复杂。

冰川作用。在第四纪时被冰川覆盖,遭受侵蚀,导致山体海拔下降.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淹没了周围的部分低地,使之成为脱离南美大陆的岛屿,导致其海岸线曲折破碎。海水侵蚀,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海浪侵蚀作用强。板块运动影响 。火地岛地处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活跃。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纬度位于盛行西风带内,受到盛行风西北风的影响,得到太平洋吹来的丰富水汽而不受山脉阻隔。因此,火地岛呈现温带海洋性气候。 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是由于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且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

南美洲地壳运动(南美洲地形地貌)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图1)”、“非洲自然带分布...

1、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热量(3)南极洲  该山脉可能升高。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2、小题1:读图可知,图示山脉的隆起是该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该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它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3、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小题1:图示山脉为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的,该山脉的隆起明显削弱了盛行西部对东部大西洋沿岸的影响,故选B项。

4、西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积雪量大,导致西坡雪线比东坡低。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带遭破坏带来的影响、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安第斯山脉的成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雪线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5、指出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南美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答案 (1)特征:四季如春,气候温和;10月~次年4月(5月)为雨季。成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势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6、解析:第3题,该区域曾植被茂密,后由于人类破坏植被,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第4题,破坏植被从而导致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七大洲四大洋是怎么形成的,从地图上能发现什么呢?

三叠纪(5亿年前2亿年前):三叠纪时大多数地球上的大陆形成一块巨大的大陆。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今天一般认为当时在两极没有陆地或覆冰。因为当时地球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被子植物和恐龙开始出现。

太平洋:地球第一大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5%的总面积,是地球上最大、最深和岛屿最多的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1/3。太平洋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美洲,新世界的发现 北美洲,与南美洲合称美洲,由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命名,虽然曾被误认为亚洲,但其面积2400万平方千米(12%)和3亿人口(1%)展示了其独特的地理和人口分布。北美洲的行政图与地形图记录了这片土地的探险历程。

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部分,即亚洲(全称亚细亚洲)(Asia)、欧洲(全称欧罗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与南极洲(Antarctica)。

南美洲的地形

1、南美洲地形特点:南美洲主要由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高耸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则是平原与高原交错分布。整体上,南美洲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2、南美洲地形特征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也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大山系,东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波状起伏的高原,呈相间交错分布。西部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延伸部分,叫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九千多千米,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3、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南美洲有三大地形组成,西部分布着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地势西高东低。

4、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南美洲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由北至南,分别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潘帕斯草原。

5、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也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大山系,东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波状起伏的高原(呈相间交错分布)。 西部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延伸部分,叫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9000多千米,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地壳运动的特征

1、三)地壳运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 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无论地壳运动是水平运动还是垂直运动,都会表现出相对平静时期和相对强烈时期交替出现。在相对平静时期,它的运动速度和幅度较小;而在相对强烈时期,则运动速度和幅度均较大。

2、地壳运动 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地震的发生会导致地表产生震动,甚至引发地裂、地面隆起或塌陷等地貌变化。岩浆活动: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会导致火山喷发和火山口的形成,从而改变地表的地貌特征。

3、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及内部地壳物质的运动,包括隆起、沉降等,是地球表层的一种动态表现。而板块运动则特指地球岩石圈板块的大规模移动和相互作用。两者虽紧密相关,但在规模、机制和影响上存在一定差异。

4、地动是地震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通常由地震引起,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地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地面的震动和振动,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以下将从地震原因、地动产生机制、地动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拓展解释。地震原因 地动是地壳内部能量的释放,而地震则是造成地动的直接原因。

5、构造旋回 地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的表现特征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并具普遍性和旋回性,即和缓运动与剧烈运动交替发生,使地壳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从和缓地壳运动到剧烈地壳运动算作一个旋回,叫构造旋回或构造运动期。

6、组成地壳的岩层所具有的一定特征或形态的组构称地质构造。其中在沉积物堆积或熔融物结晶时形成的构造称原生构造,岩层受力发生变位、变形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四类: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6686体育赛事实时直播平台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